x 广告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当前独家

2023-06-19 09:12:07 来源:教育文摘周报

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印发了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导向,多元化、开放的劳动项目是载体、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出力流汗的实践中接受各种锻炼、磨炼坚强、抗挫的的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劳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结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增强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例如,在上劳动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邀请农村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工作并学会认识相关的农作物和农作业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健康素质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践中增长知识、感悟生活。


(相关资料图)

二、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劳动教育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用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多有用的成果和价值。此外,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还可以了解到社会上各种职业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使他们具备更广泛的人生发展空间。

三、劳动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通过劳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别人的辛勤付出和成果,进而理解到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并形成诚信、平等、友善、勤奋、创新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因此,劳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结合,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劳动教育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家校合作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劳动教育可以让家长参与新的学校教育形式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其中,促进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共同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实现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和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在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学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劳动探索自我、发挥特长。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经验,指导学生在劳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在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时要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此外,学校和教师也要注重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而推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总之,劳动教育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实施,才能为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安阳市铁西路小学王静孙怡安阳市殷都洹滨小学索随英)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