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玉米地儿,一片连一片儿;杨岭的喜事儿,一件又一件儿;日子煮成麦芽糖,拉出甜丝儿……”
【资料图】
6月14日,参加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二批次打造绿色生态宝地调研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听到了这首歌曲《杨岭喜事儿》。
喜望杨岭生态美
时值中午,远处山峦叠翠,朵朵白云姿态万千,脚下柏油路穿村而过,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
“你们来之前,我刚刚接待了三波游客。”这段时间,杨岭村党支部书记马占富成了村里最忙的人,有时要客串讲解员,早饭也顾不上吃,几番讲解下来嗓子都沙哑了。
一个多月前,杨岭村捧回大奖。在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上,杨岭村因为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突出成就,获得“《中国名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称号。
泾源县聚焦“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将杨岭村作为全县生态建设示范点之一,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植树造林等项目,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如今,杨岭村旧貌换新颜,绿水青山蕴福祉,百姓富裕生态美。
喜看杨岭百姓富
“以前一年到头赚的钱不够一家人开销。现在,村上喜事多,日子有奔头,去年我家仅农家乐一项就挣了5万元。”村民马梅花说。2019年,看着慕名而来的游客让杨岭村越发热闹,马梅花“嗅”到了商机,借着村里发展旅游产业的势头,马梅花在杨岭生态园开了一家农家乐。
沿着村里“花田花海”旅游环线走去,村民殷德明正为自家今年开的民宿房间里添置生活必备用品。如今,在杨岭村有100多家农家乐,旅游产业综合收入400多万元。
“养了半辈子牛才知道,养牛也要现代化。”2020年,村民赫志明在政府帮助下,贷款3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养了60头牛,牛棚变为现代化养牛场。去年,赫志明养牛纯收入20多万元。
杨岭村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链富民”思路,建成千头肉牛养殖场,通过托管、代养、联农带农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肉牛集中养殖,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促进肉牛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全村肉牛饲养量1340头。
“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中蜂养殖、苗木、劳务输出、草畜等产业,截至2022年年底,杨岭村年人均收入13000元,走在全乡乃至全县前列。”大湾乡党委副书记于骞说。
喜听杨岭说党恩
在杨岭村,新建的村史馆是每位到访者的首选“打卡地”。
“以前大家看谁家孩子会种地,现在看谁家孩子能考上大学,杨岭村目前有十来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在村史馆一张杨岭村全貌照片前,马占富深情伫立,上面最醒目的建筑群就是学校。
“产业是村子的支柱,人才是村子的未来。父辈用辛勤劳动赢得了好日子,现在的孩子可以为梦想而读书了……”说到感恩的话,马占富哽咽了。
“日子有保障,啥也不愁了,下个月第四届杨岭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欢迎大家再来杨岭村。”站在杨岭村全家福前,马占富发出邀请。
“人更勤了地更平了,路更宽了房更大了,产业旺了口袋鼓了,有奔头了幸福稳了……”正如《杨岭喜事儿》这首歌中所唱,杨岭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里,喜事好事一桩又一桩,说也说不完。(记者 强永利 见习记者 李昊斌)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